宜春学院标志欣赏:
宜春学院品牌logo
含义:
标志的设计有两种基本方向,一是具象类的,二是抽象型的。具象的形式,假物托志,用于表达一种精神与文化的内涵。抽象型的是通过使用抽象的图形或符号,使人产生联想来诠释所要表述的理念。
我校校徽的设计同时运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即把具体的形象融合于抽象的符号之中。具象的组合因素是:雄鹰、太阳、狂飚,它们都结合在字母“Y、C”的组合上。“Y”是数字“1”(狂飚)与“C”的复线形状(鹰的形体)的构成体。Y、C是汉语拼音YICHUN(宜春)的缩写,用于突出学校的地域性。C(鹰)的三条复线是重复、渐变构成,以反映我院学科门类多的综合性特点。狂飚(数字“1”)用了黄至红的过渡色,寓意火红的时代,火红的事业。主题图案的色彩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对比效果强烈、鲜艳、夺目,强化了视觉识别性。整体形式简洁、明快,线条流畅,有较强的时代性和现代感。我校是目前全省唯一一所统一规划、全新设计、一次性建成的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本科大学。她似展翅的雄鹰翱翔在赣中大地的蓝天上。迎着一轮朝阳,伴着时代的骤风,这骤风是狂飚,是改革的浪潮,是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雄鹰借助着这时代的力量,飞得更高、更远。雄鹰踌躇满志,大展宏图。太阳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时代的狂飚风起云涌。拼搏、创新、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用全新思维,全新的人文氛围,争创一流,多出一流。这些正是我校全体师生员工所需的精神和理念。
宜春学院品牌介绍: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沪昆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宜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厚德校区三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6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40%以上,博士、硕士占专任教师比例82%以上,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江西省“双千计划”项目人选、省金牌教师,井冈学者,四个一批人才等省级以上人才80余人次。学校外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仙辉等100多名高级专家为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