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是中国培养演艺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前身是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1945年12月1日由著名戏剧家李健吾、黄佐临、顾毓琇、顾仲彝等创立。1949年更名为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1年更名为上海市戏剧专科学校。1953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并入,组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独立办学、独立建制)。1956年正式更名为上海戏剧学院,隶属国家文化部,成为国家重点艺术院校。戏剧教育家熊佛西担任首任院长。2000年划归上海市人民政府管理,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文化部共建。2002年,上海师范大学表演艺术学院、上海市戏曲学校和上海市舞蹈学校并入,上海戏剧学院成为同时包括戏剧、戏曲、舞蹈、影视等学科专业,办学层次从中专、大学本科到硕士、博士的综合性艺术院校。
上海戏剧学院标志:
上海戏剧学院含义:
上海戏剧学院校徽标志以中文“戏”字为中心图案,以方中带圆的弧形框作为边界。“戏”字源于中国先秦时期大篆体,其结构经变形处理,由依稀可辨的四个人型组成。四个人型正在进行表演,动作各不相同,既独立成趣,又相互支撑,具有鲜明的东方色彩和动态美感。“戏”字散发着中国艺术精神,含蓄地表现了学院的优良传统和育人理念。弧形框取自舞台、银幕、荧屏三者物理形态的意象,寓意戏剧学院在艺术天地里融会贯通、与时俱进。校徽整体图案于古朴浑厚中见精妙,韵味悠长。
上海戏剧学院校训:至善至美
培养人才的目标,我以为,首先应该注重人格的陶铸,使每个戏剧青年都有健全的人格,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爱民族,爱国家,辨是非,有情操的人。然后,他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所以本校的训练的体系,不仅是授予学生戏剧的专门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还是训练他们如何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