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标法在坚持申请在先原则的同时,还强调使用在先的正当性,防止不正当的抢注行为。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看商标注册具体都有哪些原则吧!
商标注册的原则有哪些?
自愿注册和强制注册相结合原则。
显著原则:申请注册的商标,应当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
商标合法原则:申请注册的商标不得使用法律禁止的标志。
商标申请在先原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商标注册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禁止抢注商标原则:申请商标注册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
国家统一注册原则。
怎么对商标检索可以避免冲突?
商标检索是确保商标注册成功的关键步骤,通过对商标数据库进行全面检索,可以避免侵权纠纷,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
选择专业检索工具:进行商标检索时,首先要选用专业的商标检索数据库或软件。
确定检索要素:在进行检索前,需明确商标的检索要素。对于文字商标,要考虑商标的文字组成、读音、含义等要素;对于图形商标,则要关注图形的构图、色彩、整体外观等特征。
多维度检索策略:使用商标的完整名称、图形或精确的组合形式进行检索,以获取与拟申请商标完全相同的在先商标信息。也可以通过对检索要素的变形、扩展、替换等方式进行近似检索。如对于文字商标,改变字序、增减字、替换同义词等;对于图形商标,改变图形的大小、旋转角度、颜色深浅等进行检索。
分析检索结果:检索完成后,需要对大量的检索结果进行仔细分析。判断检索到的在先商标与拟申请商标在文字、图形、读音、含义、商品或服务类别等方面的相似程度,以及这种相似是否可能导致消费者的混淆误认。
商标分类
有哪些?
商标分类采用国际分类标准,将商品和服务分为 45 个类别,其中 1 - 34 类为商品类别,35 - 45 类为服务类别。
商标注册后被侵权了怎么办?
协商解决:与侵权方进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行政手段:根据《商标法》第60条规定,可以请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法律途径:向人民法院起诉,追究侵权方的法律责任。
商标注册的审查原则和流程是怎样的?
商标注册的审查原则包括显著性原则、合法原则、在先权利原则和禁止抢注原则。
审查流程通常包括:
形式审查:商标注册申请提交后,首先进入形式审查阶段。商标局会对申请文件、手续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进行审查,主要查看申请书的填写是否规范、准确,申请人的资格是否合法,商标图样是否清晰、完整,商品或服务项目的分类是否准确,申请规费是否缴纳等。
实质审查:对商标进行实质内容的审查,包括是否违反禁用条款、是否与在先商标冲突等。
异议程序(在公告期内):在初步审定公告期内,如果他人认为该商标不符合商标法规定或损害其在先权利等,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据和理由。
注册证书发放:公示期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商标局将发放注册证书。